滿紙荒瑭言  一把心酸淚   都芸作者痴  誰解其中味

小萬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


    滿紙荒瑭言   一把心酸淚   都芸作者痴   誰解其中味

小萬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

觀覺偶心處、敏思現意識、意識分俩性、俩性不同心‧眞心與妄心、眞妄難睽竟‧竟屬眞心覓、只得俩心眞、俩心成一心、眞心如來現、識化如來藏、藏內識化竟、同化竟感受‧眼清觀一切、耳聞寧靜聲、鼻感氣之味、意識隨思意、無形身無形,切感安逸性‧舒服難形容。意識同化竟、竟內另有層、以知層え妙、妙在無常到‧平時俩性修、俩性修一心、修身修心識、無處不處修、無常來是轉,只留臭皮囊、思識化如來、如來藏珍寶‧珍寶是轉化‧識思轉化明、層竟是大千,待識轉化明、明清見性時、同化於世界‧識思覺自意、來去自由行、天地任逍遙、再覺觀識意、時時觀時時、永恆即永恆


小萬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滿紙荒瑭言、一把心酸淚、都云作者痴、誰解其中味    

小萬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

諸事煩惱结繫於思‧不得其靜‧能靜中無思無想進而入眞
眞而有識返觀其思、識思互照能同眞、即見如來

小萬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 

11.若要做到這一點、你要下定決心使呼吸靜下來、並持續地覺知從頭到尾的呼吸‧你必刻意使氣息變得平静、因為如果這樣你會發現自己的專注力退失、在這階段你所要做的是下定決心使氣息平靜、並且持續地覺知呼吸、以這方式練習、氣息就會變得更平靜、而禪相也可能出現o

小萬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

7.在這階段‧你必須對入出息的長短培養覺知、這裡的長或短、是指尺度上的長短、而是指時間的長短、它是期間、你自己應該决定多久的期間稱為「長」、多久的期間稱為「短」、要覺知每一入出息的期間。你會注意到有呼吸的時間長、有時呼吸的時間短、在這階段、你所應該做的只是知道這個、要注意「入、出、長i入、出,短」而只是注意﹕「入出」並且覺知呼吸是長或是短!你應在呼吸入出身體時、只覺知呼吸掃過、接觸嘴唇上方或鼻孔周圍的時間長短、有時整座的呼吸都是長,有時整座都是短、但是你不要故意使之長或短o

8.在這階段有些禪修者會有禪相出現、過、如果平静地練習約一小時而没有禪相出現、那麽、你應該移到第三個階段i『我學覺了全身而入息。』『我學覺了全身而出息。』

小萬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1.開始禪修時、要舒適地坐著、當呼吸經由鼻孔入出於身體時、試著覺知呼吸o你要在鼻子的下方或鼻孔周圍的部位感覺到它、要跟隨呼吸跑到體內或體外‧只在呼吸掃過及接觸嘴唇上方或鼻孔周圍的部位、覺知呼吸、如果跟隨呼吸的進入或外出,將無法使專注圓滿、但是‧如果你只在呼吸最明顯的接觸處、嘴唇上方或鼻孔周圍、保持覺知呼吸、你就能夠培並圓滿專注o

2.要注意「自相」、「共相」或「禪相的顏色」、自相是呼吸中四界各自的自然特相、硬、粗、流動、熱、支持、推動等等、共相是呼吸的無常‧苦‧無我–這意味著不要注意「入、出、無常」、「入、出、苦」或「入‧出‧無我」。

小萬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南傳佛教大師、帕奧禪師所傳的寂止與內觀禪修法‧1934年、帕奧禪師出生緬甸中南部興達塔鎮雷鐘村莊。

在《大念住經》中、佛陀教導入出息念的培養‧佛曰﹕諸比丘!於此‧比丘往赴森林、或往樹下、或住空屋、盤腿而坐、端正身體、繫念在前、彼正念而入息‧正念而出息

彼長入息,了知﹕「我長入息。」或長出息‧了知﹔「我長出息。」或短入息、了知!「我短入息。」或短出息、了知i「我短出息。」

小萬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直觀照這眞心、細心一點、會發現、眞心有點不纯靜、這又不能叫眞心、這就是重點處,(末學曾不小心莫名其妙的進入到那種只能意會‧不能言傳的景異)是否《如來藏》、為此末學一直再找解答、一找十幾年、最近遇見貴人得一進解﹕眞心亦分眞心、眞如、怎說呢?潛意識(七識)、是眞心‧因受意識覺知心(亦妄心)所污‧所以不纯靜‧這就不是眞心所以、七識與意識覺知心、两我‧两性同修至那個两受污眞心、妄心成纯靜的心、眞如自現、那才是眞心、怎麼修两性同修‧就是七識與意識覺知心連结、末學曾不小心莫名其妙連結過、才進入那種景異,世尊云﹕【一切眾生見佛性、是故常為煩惱繫缚、流轉生死、見佛性故,諸结煩惱所不能繫‧解脫生死、得大涅槃】、煩惱繫縳,煩惱繫缚、這就是重點‧諸结煩惱所不能繫‧两性同修必能連结、末學只到至此、〔两性同修中〕還得再進修、如有心得再分享。【好感謝亦師亦友的貴人】


小萬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